五大平台逐“绿”新赛道
记者 于新悦 王建
(相关资料图)
国内外政要、国际组织官员、专家学者、知名企业负责人……这几天的烟台,可谓群贤毕至。
结成丰硕成果、满载信心和期许,8月30日上午,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下帷幕。把大会打造成凝聚国内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共识的平台、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平台、展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成就的平台、权威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标准的平台、扩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交流合作的平台,成为大家共同的期盼。
“大会举办2023碳达峰碳中和会议恰逢其时。”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认为,当前全球气候危机日趋严重,这一挑战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福祉,“只有加速绿色低碳转型,人类才有未来,地球才有希望。”
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。解振华表示,此次大会为应对气候变化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以及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。
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,不仅是山东的重大战略使命,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,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,具有世界话语意义。打造凝聚国内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共识的平台,此次大会上,在一个个主旨演讲、一次次主题发言中,大家对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认同更加深刻。
“山东在交通运输方面减排降碳还有很大空间,应进一步加快轻轨、新能源交通等领域发展。”“山东的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还有短板、不足,要理顺产学研创新体系,联合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。”“山东文化产业基础坚实,建议在此基础上,发展低碳文化产业,并以文化推动全社会形成低碳理念。”……8月29日下午举办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决策咨询会上,专家学者聚焦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,提出对策建议。
打造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平台,大会开幕前夕,山东成立的决策咨询委员会,作为省内最高层次的“思想库”“智囊团”,将直接服务省委、省政府决策,地位重要、作用特殊。
作为山东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的特聘专家,复旦大学教授芮明杰表示,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来越复杂,政府需要借助“外脑”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应对举措,在破解发展难点堵点上咨政建言。“山东这次成立的专家团人数多、范围广,希望这届决策咨询委员会能够有更多的成果支持山东经济社会发展,当好决策咨询的‘最强大脑’。”他说。
全球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“蓝鲸1号”,国内最大浮式风电机组“扶摇号”,能够下潜3500米的深海悬浮探测作业ROV-VY150机器人……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,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果展同步举办。
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以来,特别是国发18号文批复以来,我省把深化新旧动能转换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,加压奋进、砥砺前行,取得了众多阶段性成果。将充分发挥本次大会平台作用,进行全方位、多角度的集中展示。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大会期间,商务部研究院向社会公布《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》,这一报告汇集了研究院绿色贸易的最新研究成果,也是首次在地方发布该报告。
商务部研究院绿色经贸中心主任许英明介绍,应对气候变化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。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,产业和外贸基础良好,核电等清洁能源优势明显,具备大力发展绿色贸易的基础和条件。近年来,山东绿色贸易持续较快发展,2016—2022年绿色贸易额增长了1.2倍,绿色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上升,2022年占全国的比重比2019年提高了2.5个百分点。
不仅如此,打造权威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标准的平台,大会期间发布《海上风电与光伏发展报告》《中国清洁能源百强企业榜》《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白皮书》等多项报告,对相关领域行业获得重要信息、明确高质量发展标准,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。
推介3121个合作项目、总投资4.63万亿元,现场签约70个项目、签约金额1324亿元,项目涵盖重点产业、基础设施、平台支撑、社会民生及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……
重大项目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“动力源”“强支撑”。搭建扩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交流合作的平台,大会除举办重点项目推介和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外,还专门安排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及商务洽谈会,对接市场需求、深化务实合作。
“这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,为我们推动合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。”潍坊市市长刘建军说,更加突出“项目为王”,今年潍坊谋划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1517个,省级重点项目数量全省第一,此次集中推出总投资3419亿元的200个重大项目,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潍坊高质量发展的投资机遇。
优先使用新能源动力车辆作为大会公务用车、优先采用绿色电力作为大会会场用电、大量减少会场一次性用品使用、做好垃圾分类……本次大会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每个环节。
与会嘉宾表示,举办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,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、促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、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等,加强交流、深化合作,有利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,推动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,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。
标签: